第一百章 初露峥嵘(1 / 2)

加入书签

“主子,您看咱们这纺织厂,工人的工资能不能再调整一下,别的厂子也单位工资可是比我们高的。这年终的奖励和红包也没有别人多,这样下去,人心会散的。”说话的是纺织厂的厂长熊健,他老婆送氏是缂丝大家,专门负责教导手下的女工们做缂丝。

到了过年的时候,胤禩的来信更加频繁了,现在乌那希给他的回信很少,一般都是说正事或者是孩子的事,通过胤禩的信,和府里一些乌那希曾经埋下的眼下,乌那希也知道了一些府里的情况,多少也能猜出胤禩现在的心情了。

首先是弘早去了,王氏因为儿子死了,动了胎气,早产生下一个女儿,没多久也没有了,李氏生了一个格格,那拉氏生了一个健康的阿哥,直接就被郭络罗氏抱了过去,而那拉氏现在已经成为府里的庶福晋,那拉氏是满人,她生的阿哥对于郭络罗氏拉说,要比王氏生的阿哥更让她喜欢。现在的郭络罗氏给人一种很有母爱的形象,听说弘早死了的时候,郭络罗氏哭的死去活来,还生了好久的病,何焯,算是胤禩的书法老师,这个人非常的特别,脾气也特别的孤拐,经常得罪人,但是和胤禩的关系却很好,郭络罗氏更是把何焯的女儿养在身边,何焯父亲死了,奔丧回老家,这个女孩子就交给郭络罗氏照顾。

可以这样说,自从乌那希离开之后,胤禩和郭络罗氏给人的感觉就是非常的恩爱,夫唱妇随,从郭络罗氏照顾何焯的女儿这件事情就可以看出很多问题。

马上入冬了,纺织厂准备的冬衣也都已经做好,并且陆续的发下去了,这几个月,厂子里除了负责刺绣和织造缂丝的人,其他人都在准备这些流民的冬衣,关外的天气是他们无法想象的,也是无法准备的,纺织厂的女工们做了薄棉衣,厚棉衣,厚被子。还有羽绒背心,尤其这羽绒背心,只能分给那些老人和孩子。因为要用比较好的细绸子才能让那些羽绒不往外钻毛,所以价格贵一些。再加上这里并没有大规模的养着鸡鸭,所以羽绒还是不容易得的。这些衣服和田地、种子、房子是一样的,都是要还的,可以做工来抵偿,也可以将来用粮食抵偿。

到了冬天,路已经不修了,但是还有许多人必须得负责清扫积雪。这些人不能少,否则这里就要和关内的联系断掉了。男人们一般都是去山上打猎,采药,采木头。也有人去工厂学做工,有木器工厂,有冶炼工厂,首饰工厂和毛皮工厂等等,这里的一些孩子们现在都几乎只有十分之一的孩子学习四书五经。其他的孩子学的都是各自技能和本领,乌那希希望能够培养出一批接受现代化教育,懂得什么叫物理,什么是化学,找那些能够接受外科手术的人。

东北这里也是有煤矿的。乌那希他们这个镇子里就需要很多的煤,冶炼厂,化工厂,还有火柴厂,甚至是居民的取暖都需要煤,这些煤有些是就近买来的,有些则是从关内运输来的。现在轮胎在他们这里已经很普遍了,再加上有马路,运到关外的煤就很快,也很多,尤其是那些山西的商人,特别的有见识,自己运煤过来。

镇子上的衙门有八十人,是朝廷派出的,但是由乌那希来开工钱,按照级别的划分,他们的工资也是有等级的,而同一级别,又分为不同的档次,这个就根据他们平时的表现来定了,如果有投诉的,就会降等,如果表现好,自然可以升级。衙门自然要收税,只是他们收的税可不是乱收的,虽然没有什么灰色的收入,但是逢年过节,奖金绝对够丰厚,各种保障也都有,甚至还有工伤保险和养老保险,这些人维持镇子的治安还是很有用处的。

乌那希的宅邸就在镇子的东侧,一幢五层楼高的别墅,有些类似于国外的城堡,这座别墅非常的大,占地也非常的广,四周是高高的围墙,府里五百人的护卫队,这些人并不是总之在这里的,而是这里的驻军经常轮换过来守卫,常驻的守卫有一百五十人,其中有五十人是蒙古来的武士,剩下的一百人就是从军中挑选出来的,由弘旺亲自带队并且负责训练的特种部队了,他们都认识字,会秘密,会各种武器的使用,会团队配合,有些还会俄语和英语,这些人的忠诚度是绝对可以保证的。

城堡都是用高标号的混凝土构造的,一层是一个非常大的宴会厅,还有会客室,会议室,还有两处守卫值班室,和厨房,二楼是三个儿子的卧室、书房和练功场。三楼是乌那希和女儿星星的卧室。四楼是客房,五楼就是仓库了。每层楼都有护卫,也有侍候的丫头和仆妇,乌那希知道这个社会对于女人的现在,所以她这个楼层的护卫都是女人。在别墅的后端有一排,都是佣人房和护卫的宿舍,院子中,前院是练武场,早上和晚上这里都很繁忙,后院是花园和菜园,还有冬天的暖棚,这里还种植了非常多的果树,东北这里能够种植的果树不多,李子树,杏数和沙果树,院墙边上,前院种植的都是迎春花和丁香花,后院都是葡萄,好在齐齐哈尔城附近有沙土,否则葡萄也不好长。

年关将近,所有的账房和管事等人都过来乌那希这里开年终会议了,这样的会议,不但要对这一年各个厂子和单位进行评估和总结,还要对明年的预算进行审批,这些事情,乌那希都让弘旺出面了,自己坐在屏风的后头听着,在头一天,乌那希已经和弘旺对这些事情有过交谈,现在乌那希就是想看弘旺怎么处理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