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八章 排场和电报(2 / 7)

加入书签

还有关乎大量民间就业,经济龙头的一些行业,比如纺织业……别看纺织业只是个轻工业,乍一看似乎不重要,但实际上纺织业在中前期工业发展体系里是非常重要的,起到的是工业经济龙头的作用,在大楚帝国了纺织业长期霸占帝国工商业经济体系里的百分之三十以上。

什么钢铁采矿,轮船火车和纺织业一比……那就是个渣渣!

甚至不客气的说,大楚帝国了的一大堆看似很重要的重工业,其实都是靠着国防工业以及纺织业活着,而国防工业的体量远远没有纺织产业大!

别看一艘战列舰一两百万楚元,出口的楚国军械武器也都贵的要死,但是能卖出去多少?

大楚帝国海军从头到尾,一共就订购了两艘万吨战列舰而已……就这还嫌贵,如今开始搞七八千吨的次等战列舰了,就这也没多少,一共才打算建造六艘而已,最终能建造多少只有老天爷才知道了。

所以虽然哪怕是在承顺三十年初的时候,大楚帝国实际上就已经搞出来了最原始的照相机,拍摄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张照片……但是那张照片光是曝光就花了半个小时。

后续多年的持续改进,虽然情况有所改善,不过当代大楚帝国的照相机依旧没能发展到后世的那种成熟照相机的程度,价格昂贵,使用麻烦,成像质量也不咋地,并不具备大规模商用的条件。

所以目前照相机只在特定领域里有所应用,主要还是官方机构使用的比较多,普通人使用极少……很多人连听都没有听过,更别提什么大规模商业应用了。

没有图片的情况下,信息的载体以及只能是文字为主,手绘图片为辅。

同时信息的远距离传输也非常麻烦,因为目前还没有电报……

听上去海军有六百艘战舰似乎很多,但是你要知道,这六百艘战舰可是过去将近二十年积攒起来的……可不是每年都建造六百艘。

出口的武器装备虽然卖得很贵……但实际上出口总量并不算大,哪怕帝国的各海外军火商们不惜挑动土著之间的战争来获得更大的武器销量,但实际出口总量并不大……

而且军火商赚钱,不代表着兵工厂赚钱……因为军火商从兵工厂采购的价格,还是以国内价格为主,什么火绳枪,燧发枪之类的都便宜的很,至于人家拿到海外殖民地卖多少钱,那是人家军火商的事……

对比机械,尤其是蒸汽机为代表的一系列研究快速进步而言,大楚帝国在电磁方面的研究还是有所落后……

毕竟大楚帝国的崛起时间其实不长,满打满算才三十几年,这三十几年里身为帝国掌控者的罗志学,他不仅仅是要搞出来什么电报,蒸汽机,实际上罗志学是需要从头开始建立整个科学体系,从教育再到科研。

某种程度上来说,大楚帝国要做的是在短短二三十年里,迅速填补并跨越人类历史上数百年的积累。

而帝国的投入力度是有限的,不可能说每一方面都能照顾到……因此帝国在教育以及科研领域方面的投入,长期以来都是倾向钢铁煤炭为代表的重工业以及延伸出来的造船,火车,机械等重工业领域。

其次则是重点投入保障民生方面的,比如农业方面的相关研究,其中的粮种培育包括各类经济农作物),畜牧培育,水利设施的研究以及建设,农业农具的研究以及推广等都是大楚帝国长期以来的科研经费重点投入项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