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楚氏 第一百六十六章 手腕(2 / 6)

加入书签

不久之前,高不危曾经有过密信,信中提到皇帝陛下终于在这时经不住了满朝上下的进言,特任命平王殿下为内外闲厩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入内阁议朝事,这一密信看似很简单,仅仅是在几个月后针对平王李隆基诛韦之事时所立下的功劳进行封赏,这是理所应当之事本不应让张宏紧张,但张宏却依旧对这密信表示出了极大的忧虑,而他所忧虑之事也堪堪是这信中提到的陛下经不过满朝上下的进言这一句话。

满朝上下进言是什么意思?要知道张宏在离京中,三位有可能入主东宫的王爷只有平王李隆基在朝势力最为薄弱,而现下却突然有了这满朝文武的进言,其中意思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宁王殿下是真的放弃了争这东宫转而将朝上的势力全部移交了平王李隆基?这才有这满朝进言一事?

除了这一点,再结合太平公主最新获封镇国太平公主这一事,将这两件事联系在一起想,是不是可以理解为皇帝陛下给了平王殿下成为宰辅这一实权后,为了安太平公主的心,这才晋封的镇国太平公主?

京中的皇帝陛下最擅长的乃是平衡之道,依此而论似乎张宏的这些推测极有可能都是既发的事实,而若果真是如此,那最后皇帝陛下所言的张宏时日也不多这一言的深意也就不难理解了。

平王李隆基与太平公主之间的冲突定是有了端倪,这才有皇帝陛下对这二人的封赏,以及催促张宏之举。

“田刺史奉皇命由剑南道今年税银中抽调出来一些借给大人临时訾用,但限期不能超过三个月。”楚肖恭身言着,面上却依然是惊骇不敢相信,皇帝陛下借钱给人用,这在历朝历代怕是绝无仅有之事。

张宏等人现下最迫切需要的自然便也就是这银钱,因此楚肖说完,张宏也根本不去看楚肖望向他时面上的惊骇,急忙问道:“有多少?”

“十万贯。”楚肖不冷不淡,显然也是知道在面临江南楚氏这等大族时,十万贯铜钱绝对是起不了太大作用的。

初闻陛下旨意时的惊喜瞬间消散,张宏面泛苦色,其实他又何尝不知在大唐经历了这许多动乱之后国库怕是早已空虚,这十万贯怕也是经过了皇帝陛下的百般思虑,而之所以最后通过田乾的手将银钱给他,那也定然是皇帝陛下与太平公主殿下二人商议的结果,将税银外借这不是一件小事,若是稍有差池极有可能引起朝野的哗然,因此皇帝陛下也不得不借太平公主的威势来为张宏抗下这一惊天之事。

显然,在此事上张宏又欠了太平公主一次。

察觉到张宏面上的失望,楚肖微微犹豫,随即小心言道:“除了此事,陛下还有一道密旨由田刺史带给大人。”

张宏接过密旨,根本没有避讳楚图与范慎的意思,当着这二人面,张宏随意将手中那道黄帛轻轻展开,凝眉看着皇帝陛下亲提的几个大字,张宏面上神色也是越发复杂,以至于最后终是流露出不少的担忧之色。

皇帝陛下这道密旨言语不多,寥寥几个大字而已:朕能做的不多,但你的时日也不多。

这道旨意是什么意思张宏当然完全明白,前一句朕能做的不多是指张宏在江南道的这些事即便是皇帝陛下也不可能给他提供太多助力,而后一句你的时日也不多才是张宏忧心的由来。

留高不危在京城也是方便及时掌握京城的动向,再如何来说,京城长安始终才是张宏应回的舞台,他无论在江南道能否取得他预期的效果,最终也定然是须要回转京城长安的,所以即使这些时日来每日都须竭力面对着楚氏的打压,张宏也依旧不曾放松过京城之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