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三国打工人 第29节(3 / 5)

加入书签

少年将军一边在心里嘀咕,一边也跟着啃了一口饼子。

第30章

临近初夏,天气一天比一天炎热了。

对于没带够衣服被褥的人来说,这样的天气很是和气,毕竟春夜寒凉,几场雨过后总有病倒在路边,再也起不来的人,天气热点,需要的衣物就少点;

对于粮食带得不足够的人而言,这样的天气也很和气,田垄间总有能寻到的野菜和嫩芽,初夏的野菜已经渐老了,咀嚼次数不足便想强撑着下咽的话,偶尔会划破喉咙,但总归比饿死强得多;

何苦守在一群平民百姓之中,不得施展呢?

思来想去,只有他出言招揽时,那少年眼中一闪而过的鄙薄,方能解释这一切。

董卓焚灭京都,劫迁大驾,此事天下人皆知,并州的这些将领亦心知肚明。

事已如此,只能暂且随波逐流,寻隙再谋拨乱反正之事,况且天下诸侯群起,其势已成,他一人又有何能为呢?

想到这个少年是因为品行高洁,憎恶董卓凶逆而不愿出仕,他更加跃跃欲试了。

但对于粮食带得还算充足的人,这样的天气就很不怎么样了,几乎没有谁家的粮食不生虫子,任凭洗几遍米,吃的时候也要尽量含糊些,闭眼吃。

河水浑浊,偶尔有上游漂下来的死尸,这样的地方想要汲水,不烧开是万不能喝的,毕竟汉人不是印度河流域文明哺育出来的,没那么强壮的肠胃。

到处都有病倒的人,阿谦也闹过几次肚子,吓得眉娘一副心思全在儿子身上,这几日见他略有了好转,也有心思与同心说话了。

同心便是张辽送来的那个小娘子,十七八岁年纪,据说是家中略有薄资,被范夔盯上,家破人亡不算,还要用她抵了债。

眉娘问起来时,她倒也不觉得十分难过。

“秦之锐士,不可以当桓文之节制;桓文之节制,不可以敌汤武之仁义。”

张辽在心中反复地推敲,“既有秦人之勇武,又能领节制之兵,兼有仁义之心者,岂非不世出之名将?”

这样的人才怎能任其磋磨光阴,流落乡野呢?

既然这位陆郎君仁爱邻里,必定是个重情之人,这样的人,多见几面,一起吃饭喝酒混个脸熟,出同舆食同席寝同榻一下,待成了友朋,便万事好说了。

他总得想点什么办法,把这人拉过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