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三国打工人 第436节(2 / 5)

加入书签

百姓们被解了绳索是不假,但他们还需要吃饭,需要喝水。

天气这样热,田间地头的河边又不时漂过几具尸体,这水不仅得在上游打,打完还一定得烧开静置许久才能喝。

于是他们要烧饭,要打水,要拾柴,要生火,还要照顾中暑的,受伤的,体力不支的人,这个速度就比陆悬鱼预想的还要慢。

再加上她必须提前整编他们,按照村庄乡亭来划分,提拔一批精明强壮些的男女作临时官员来管理他们,并且三番五次地教他们在战争来临时当如何跟着自己乡里的里吏走,如何在走失后点起火堆,让汉军能够找到他们,都花了不少的功夫。

尤其队伍里还有人会东张西望,时不时突然跑下土路,蹲在田边不知道做什么,刚开始一个两个的,她以为是去解手,后来才看明白。

既不得不调头南下去徐州避难,总该交好陆廉,有这点人情在,不管以后有什么事,或是求她救援,或是求她举荐出仕,都要方便些。

世家与庶民究竟有何区别?不过是那点名声罢了。

司马家这些孩子们每每在人前,都要被父亲严加管教,因此传出“不命曰进不敢进,不命曰坐不敢坐,不指有所问不敢言”的端肃名声,也是这么经营来的。

这东西脆弱得很,因此才要更加小心地经营。

这个问题勉强获得了答案,但司马懿还想再问些什么时,远处忽然有人丢了箱笼,抱了孩子,掉头疯跑起来。

“他们是在寻人,”高顺说道,“有的亲眷被掳走时,掉队了。”

初时在这数千人的队伍里寻人,而后在田野上四处张望着寻人,有些还会从身上撕一块粗布下来,绑在路边的树上。

“这是我自己纺的线,织的布,我自己打结的手艺,我丈夫见了,必能认出来的!”

但随着一路东归,见到的尸体越来越多,怀有这样幻想的人也越来越少。

那些人跑得那样惊慌,连脚下的布匹也无暇去捡,完全是只顾着逃命的架势!

旁人还不曾察觉时,这不同寻常的一幕立刻被司马懿注意到了!

“胡虏!胡虏!”

他们赶路这样快,竟还是遇到了胡虏!

比起跑得飞快的司马家,陆悬鱼的队伍就慢多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