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六章 喜忧参半(3 / 4)

加入书签

而6070次充电,估计最多只能维持200天左右。

这个时间实在是太短了。

第二个致命缺点,则是来自磁场共振效应的激发过程中,需要使用335纳米的深度紫外光进行刺激。

深紫外光是什么?这是波长非常接近射线的光波,能量密度比较高,容易对有机物的分子结构造成破坏。

也就是说,使用深紫外光刺激亚型结晶体,会造成结晶体迅速老化。

“不。”石峰博士摇摇头:“这恰恰证明了磁单极子的存在,因为我们确实观察到了两个单独的磁极,只是这两个单独的磁极为了稳定,只能相互配对而存在。”

劳伦斯博士补充道:“根据我们目前的研究,我猜测形成这种配对磁单极子的情况,应该是这种结晶体内部的自旋和凝聚态能量场,在其中起到了作用。”

“我看了诸位的研究报告,目前该晶体在地球的另一侧,仍然具备近乎无延迟的共振效应……”蒋明轩拿着平板询问道。

然而石峰却直接打断了他的话:“我知道部长先生想问什么,这种晶体确实有可能作为远距离的通信载体,但是它现阶段几乎是一次性的。”

这也是蒋明轩此时头疼的问题。

在测试中,只要连续照射深紫外光52分钟,或者分段照射,但总照射时间超过117分钟,亚型结晶体就会遭到不可逆转的破坏,从而失去形成凝聚态能量场的特殊分子结构。

该晶体目前的共振效应,哪怕是在地球另一侧,距离两万公里左右,仍然没有任何明显的通讯延迟。

然而这种晶体有两个致命弱点。

第一,那就是亚型结晶体内部的晶格中,形成凝聚态能量场的前提条件是之前的电分解过程中,歪打正着的“充电”,但是晶体中的电能会逐渐衰竭。

经过测试之后,虽然可以通过微波进行充电,但这种充电是有次数限制的,目前还没有测试出具体的限制极限。

不过根据好几次充电的实验,劳伦斯等人差不多估算出了充电极限次数应该在6070次左右,超过这个次数,晶体的结构将出现不可逆转的崩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科幻灵异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