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 第一场(5 / 7)

加入书签

“认知心理学是指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和术语解释人的认知过程的科学,因此,也叫信息加工心理学。这一学派反对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不一定必须在搞清心理的生理基础后,才能研究心理现象。

“他们把人看成计算机式的信息加工系统,认为人脑的工作原则与计算机的工作原则相同,因而可以在计算机和人脑之间进行类比。他们强调人的已有知识结构对行为和当前认知活动的决定作用,并力求通过计算机模拟等方式发现人们获取和利用知识的规律,达到探究人类认知活动规律的目的。他们还承认人的主观能动性、意识的能动作用,强调对人的认知过程进行整体综合分析。

“广义的认知心理学还应该包括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他把人的认识发展看成是一种建构的过程,并仔细研究这一过程的发展阶段。”

欧阳晴望着师兄白皙、斯文的脸庞,突然感到一种大学时代比赛温课本的乐趣,抢着继续,“第四类,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共同创建的。他们既反对精神分析学派贬低人性、把意识经验还原为基本趋动力的观点,又反对行为主义学派把意识看作是副现象、行为决定一切的观点。

“他们认为人不是‘较大的白鼠’或‘较缓慢的计算机’,他们主张研究人的价值和潜能的发展。因为,他们相信,人的本质是善良的,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和巨大的心理潜能,只要有适当的环境和教育,人们就会完善自己、发挥创造潜能,达到某些积极的社会目的。他们从探讨人的最高追求和人的价值角度,认为心理学应改变对一般人或病态人的研究,而成为研究’健康‘人的心理学,揭示发挥人的创造性动机、展现人的潜能的途径。

江可荣没好气,“因为很重要。”

欧阳晴叹口气。她知道自己有些怪脾气。对对她好的人,她很任性;对对她硬绷绷的人,她反而比较乖巧。这就是所谓犯贱,或者欺弱怕强,心理学叫做斯德哥尔摩情结。

当下她扁扁嘴,乖乖坐好,回答道,“好吧。如果我没有记错,分别是精神分析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进化心理学。”

她说完,看江可荣一脸不置可否和“然后呢”的表情,无奈,挠了挠头,继续道,“第一类,也是相对比较古典的一类——精神分析心理学,产生于1900年,创始人是奥地利的弗洛伊德。这一学派的理论在20世纪上叶广为流传,颇具影响。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可以分为两部分:意识与潜意识。潜意识不能被本人所意识,它包括原始的盲目冲动、各种本能以及出生后被压抑的动机与**。他强调潜意识的重要性,认为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动力,是摆布个人命运和决定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也是主张这个观点。说起来,中国的心理学研究早于西方几千年了。”

她吐吐舌头,俏皮一笑,露出唇角两个小小梨涡,“对不起,我跑题了。”

江可荣看着眼前这个大学时代几近顽劣的小学妹,内心震慑。

她的长发垂坠黑亮,面孔雪白干净,明眸似朗星,巧笑倩兮,外形如此明丽动人,竟然在专业上也毫不逊色,研究问题的时候认真万分。

江可荣几乎没忍住要走过去,抱起她转一圈,又深恐唐突,只得咳一声,垂头故作严肃道,“好。那最后一个学派?”

“他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其中本我与生俱来,包括着先天本能与原始**;自我由本我分出,处于本我与外部世界之间,对本我进行控制与调节;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包括良心与理想两部分,主要职能是指导自我去限制本我的冲动。三者通常处于平衡状态,平衡被破坏,则导致精神病。”

江可荣听到这里,轻轻鼓掌,却还是什么都没有说。

欧阳晴只得继续,“第二类,行为主义心理学,于1913年产生于美国,其创始人是霍布森。这一学派认为心理学是行为的科学,心理学的目的应是寻求预测与控制行为的途径。

“行为主义流派的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应当研究‘客观观察所能获得的并对所有的人都清楚的东西’,也就是人的行为,并提出‘刺激—反应’的行为公式。行为主义主张客观的研究方向,他们认为这有助于摆脱主观思辨的性质,他们也更倾向于从实验研究中得出结论。但他们无视行为产生的内部过程,反对研究意识,这引起了不少传统心理学家的非难与反对。反对的理由也很简单:心理学家不研究心理,还配叫心理学家吗?”

江可荣像是一半满意她的专业度,一半为她减轻掉书包的负担,终于主动给她接下去说,“第三类,所谓认知心理学,则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瑟出版著作后,标志着这一学派理论的成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