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婆罗摩的南洋日用品商店(3 / 4)

加入书签

评估价格的伙计,还有负责盖章、发放钱票的伙计全都在柜台内。

柜台里放着几十个大桶,收购来的香料全都按品种年份区别,分门别类的摆放,绝不能混杂到一起。

“哈哈哈……正芳兄尽管放心,我们南洋公司愿意与本地种植园形成长期友好合作,在价格上尽管放心,比红方鬼佬喝人血的压榨要好得多。”冯国辉笑得很开心,从刚刚修饰一新的大殿中走出。

刚刚达成了一笔大宗交易,心中极为畅快。

在冯国辉的身边,是一位身材略显肥胖的中年华商林正芳,此人是典型的峇峇娘惹,就是移民已经达数百年的土生华人,也是当地较大的华人种植园主。

二百多人一起上手改造的速度非常快,屋顶瓦片被一块块取下来按顺序码好,露出来腐朽的屋顶木质框架和檩条,全都被无一例外地掀掉。

阿图姆部族贡献出来的木头迅速加工出来,后院石屋和大殿的屋顶短短三天就成型了,然后覆上油棕毡子,用木檩条压实,最后将能用的瓦片重新覆盖上去。

位于后院的几间石屋很快就完工了,收购来的大量香料货物晾晒过后,立马堆放进去,得到妥当的保存。

废弃庙宇前院的大殿,由于大量的瓦片用到了后院的石屋中,在屋顶修复完毕后,已经没有多少完整的瓦片可用。

临时开窑烧制也来不及,冯国辉直接大手一挥,吩咐道;“那就先用茅草屋顶遮盖起来,以后再慢慢开窑烧瓦,这个就不着急了。”

峇峇娘惹是十五世纪初期,就定居在马来亚(当今马来西亚)的满剌伽(马六甲)、满者伯夷国(印度尼西亚)和室利佛逝国(新加坡)一带的华人后裔,是古代中国移民和东南亚土著马来人所生的混血华人。

峇峇指的是男性,娘惹指的是女性。

峇峇娘惹是华人社会对这些土生华人的称呼,含有一定的贬低鄙薄之意,认为他们身上的华人血脉已经不正宗了。

茅草屋顶当然快得很,大殿一天就完工了。

殿内破损的墙壁,全部都用混合着糯米汁的茅草泥坯粉刷了一遍,然后架起篝火整夜的烘烤,并且对裂开的泥缝补了一遍。

最后用石灰膏收平,收拾过以后,宛如崭新的一般。

大殿里用泥胚砖墙分隔开,将打制好的木柜和木架抬进来放好,再陈列上商品,一个相当不错的南洋日用商品商店就呈现在出来。

商店的收购区在分隔开的另一个房间内,长长的木柜台分割出内外,前来出售山货和香料的土著居民只能在外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