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酒家的小相公 第72节(3 / 5)

加入书签

为了保住陈烈酒这炭的商业税,这路不修也得修。

许怀谦提议道:“给服徭役的民夫待遇好一些,他们愿意来修路的。”

百姓为什么不愿意服徭役?

主要是服徭役苦啊,吃不饱穿不暖,还要被衙役们打,半个月的徭役服下去,不死也得脱成皮。

而服徭役的都是家里的顶梁柱,顶梁柱要是倒了,这个家可就垮了,他们可不就得拿钱消灾么。

肥水不流外人田,那陈氏宗族打光棍的可多了,尤其是跟着陈烈酒的一行汉子,更是光棍里的光棍,谁都没有成亲。

以前是太穷,又跟着陈烈酒收账,名声不好,村里人看不太上他们,现在他们都成香饽饽了。

红媒婆一天十趟地往这些人家跑,说了这个说那个,说得这些人的家里人都蒙圈了,完全不知道该怎么挑媳妇了。

杏花村的风向变化,远在桃源县的许怀谦和陈烈酒并不清楚。

他们看着一众拉着赶着牛车吃力往桃源县赶的拉炭队伍,想了想还是跟几位县令说了:“要是有能力,还是把各县的路修一修。”

吴县令颔首:“有了你们的商税和每年收上来的徭役税,修路不会让民夫们为难的。”

不是官府狠,实在是有时候官服也没法子,上面催得紧,钱就只有那些,他们不想倒霉就只得不断压迫下面的人。

好在,他们上头的知府是个好逸恶劳,贪图享受的,根本没想过挪窝,对治下的建设一点都不在乎,很多年没下征发过徭役了。

现在他们征发徭役手头上自己有钱,也不怕苦了治下百姓。

“修就修我们杏花村那种路吧。”陈烈酒听他们说起修路,忙插了一句嘴。

“正所谓致富先修路,这炭我们肯定不可能只卖一年,以后年年都要卖,今年是运气好没怎么下雨不泥泞,若是明年运气不好,坏了给大人们的炭……”

“修,回去就修。”吴县令和闵县令算了一下陈烈酒他们这炭在两县所需要缴纳的商税,想也不想地同意了修路。

以前没怎么想到修路是没有必要,修了路也没什么人走,费钱又废精力,主要是征发徭役,百姓们叫苦不迭。

他们宁愿拿钱抵徭役,也不愿意自家人去服徭役,治下没有可以修桥铺路的地方,众县令也乐得他们拿钱抵徭役。

可现在不行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