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节 亭亭而自立(2 / 4)

加入书签

秦淮八艳除马湘兰以外,其他人都经历了由明到清的改朝换代的大动乱。当时好多明朝的贪官贪生怕死,卖国求荣,而和他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秦淮八艳虽然是被压迫在社会最底层的妇女,在国家存亡的危难时刻,却能表现出崇高的民族节气。

而且,她们在诗词和绘画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八人个个能诗会画,只是大部分作品已经散失,只有柳如是的作品流传较多。她们创作勤奋,努力表达自己的生活感受。故宫博物馆曾展出了马湘兰的兰花长卷,无锡博物院也曾在南京展出了董小宛的蝴蝶图。

其中顾横波是地位最显赫的一位,她曾堂皇受诰封为“一品夫人”,柳如是陈圆圆亦有不及;同时,她也是最受争议的一位,十七岁时所绘《兰花图》扇面至今藏于故宫博物院中。

马湘兰在绘画上造诣很高,当年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接连三次为《马湘兰画兰长卷》题诗,共72句,记载在曹寅的《栋亭集》里。

而柳如是,本名杨爱,杨影怜,后改姓柳,名隐,又名是,字如是,小字蘼芜,因读辛弃疾词:“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十分喜爱,故自号如是。她以绝世才貌,与复社、几社、东林党人相交往,常着儒服男装,与诸文人纵谈时势,诗歌唱和,遂成秦淮名姬,留下了不少值得传颂的轶事佳话和颇有文采的诗稿《湖上草》、《戊寅卓》与尺牍。

每次如果每有座位,言羽就帮她背书名;如果只有一个座位,言羽就都让给田蓓坐。

有时田蓓看言羽之前踢了球或者实在累了,就帮他抱着书包,或者挪一挪位置,要他坐下来挨着自己一起坐。

每当这时候,言羽都会忍不住低头看看田蓓细细的腿,心想怎么会有这么细的一双腿,跳舞的时候怎么能撑得起她旋转的身体啊?

于是心生怜惜,生怕唐突了佳人,不好意思坐下和她共挤一个座位,于是总是坚持站着,再累也没有一起坐过,为此田蓓不少生他的气。

言羽发现,田蓓和阿望一样,读过很多古书,两人聊起很多奇闻趣事,自己都闻所未闻,其见识之广,自己实在望尘莫及。

而“秦淮八艳”的很多奇闻轶事,就是田蓓聊天时讲到,言羽听后,方才知晓的。

“秦淮八艳”又称“金陵八艳”,是明末清初在南京秦淮河畔的八位色艺才气俱佳的名妓的合称。

最早记载八艳事迹的是清朝余怀的《板桥杂记》,包括顾横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门、马湘兰等六人,后人又加入柳如是、陈圆圆合称为“八艳”。她们兼具过人的美貌与才华,有着浪漫凄美的爱情故事,更以在乱世中的侠义气节为人传颂。

明朝末年,以色貌才气而名冠秦淮河的金陵八艳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诸多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的命运皆与她们有着重大关系。才子英雄,皆爱美女,她们的艳丽不仅令凡俗之人动心,更令许多英雄才子为之神魂颠倒,历史亦随之而改变。

明末的秦淮河,一派勾栏瓦肆,歌舞升平,笙歌彻夜的景象。其中青楼林立,尽是风尘女子的世界,俨然成为明代最为繁华的歌舞地。许多青楼都收留有父母双亡,孤苦无依的童女。她们教其琴棋书画,诗词歌舞,待其长成后便成为青楼中的招牌。金陵八艳柳如是、李香君、卞玉京、马湘兰、顾眉生、寇白门、陈圆圆、董小宛皆是由雏妓养成至秦淮河“绝色”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