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0章 造假手段(2 / 3)

加入书签

现在只要花点所谓的‘鉴定费’,什么样的鉴定证书都能开出来!

关键是这些‘专家’的资质那也是五花八门,去上个‘玉器短期培训班’、‘鉴赏班’、‘兴趣爱好班’之后出来就敢自称专家!还有那些在文物机关做行政工作的,工作时间长了混个副研究员之类的职称后就敢跑到文物市场上鉴定赚钱了,而且那叫一个吃香!

其实华夏从2003年开始,就确定了文物鉴定师的职业标准,从事这个行业一定要有资格证,但是到了今天,全国有资格证的鉴定师,不超过一百人!剩下的那上百万鉴定专家,全都是特么的骗子!

想成为一个顶级鉴定家,必须见过大量珍品!比如鉴定傅抱石的专家,就要了解傅抱石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所有作品,那才只是鉴定他一个人的作品而已;鉴定瓷器?不同朝代的瓷器差距就十分大,看得懂明清瓷的未必能看得懂高古瓷。。。。。。就像国家博物馆里的那些研究员,都是专项的:瓷器研究员、钱币研究员、书法研究院、绘画研究院等等。

结果现在市面上的鉴定专家呢?同样的一件作品十个专家能出具九个不同的证书!而且那些专家压根就不细分门类,都是统包统揽的‘全能人才’。

古玉的造假更是历史悠久,而且玉石也是属于容易造假的,什么用火烧、用化学药品沁色等办法多不胜数。

而至于刘院士拿的那块‘血沁玉’,那更是华夏人非常喜欢的玉石种类了。

血沁玉就是玉石上有一条条的红丝,红白相间非常美丽。所以深受华夏人的喜爱。

这种玉石之所以叫血沁玉,那是因为人们流传这种血沁玉是古人陪葬时候的玉石。死者的血液沁入玉石之后才有这么漂亮的颜色,深受玉石爱好者追捧,价格也疯涨不止。

这个死者的血液都会迅速碳化,并不会沁入玉中,这血沁玉上的红色,那是因为土壤中的铁元素沁入玉中导致。

这样的鉴定环境下有谁敢信专家的话?

那怎么让铁元素进入玉中呢?额。还是需要用血。因为血液里就含有大量的铁元素。

最早的造假办法是把玉高温加热后直接泡入血里,但是这样效果不好看;后来就有人想出办法,把玉加热后埋入死鸡死鸭的肚子里埋入地下,这样效果会比前者好一些,但是也有问题,就是死鸡死鸭的血液埋在地下也容易碳化;然后造假的人就想出来办法,直接在牛啊羊啊的身上豁开一刀,把要造假的玉塞进去,几年之后取出来,就变成能卖高价的血沁玉了。

萧鹏能从玉石中吸取巫力,这是不是造假当然门儿清了!刘院士这俩玩意,那百分之百是让人骗了的假货!

现在在华夏,最不值钱的就是‘收藏品鉴定专家’。光帝都就有上百家各种类型的所谓‘鉴定中心’,每个‘鉴定中心’又有数位所谓的‘鉴定专家’,整个华夏的‘鉴定专家’,没有一百万也有八十万!

他们凭什么鉴定文物?谁来鉴定一下他们的资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