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分道扬镳(3 / 6)

加入书签

岸边七八名水手正劈斩青竹,竹片扎捆后运到船舱里储备。

近二百人吃喝消耗也不小,每隔两三天就要靠岸伐木补充燃料,好在两支船队人多势众,沿途没人跳出来阻挠。

宣良拿着长条竹片走来,上面书写字迹,对黑熊说:“渠帅,稻米只剩七石五斗余。”

许都朝廷治下什么都不好办,不管是花钱买粮食,还是抢粮食,都很难。

论压榨剥削,许都朝廷才是专业的。

河畔除了部分警戒的甲士、水手外,其他人都在岸边竹林砍伐竹子,或撒网捕鱼。

这种细细小雨里,并不妨碍伐竹,不管男女、小孩都有了崭新粗帛缝制的短衣,一些人爱惜帛衣,又在外面穿旧衣服。

来到河畔堤岸,隔着宽阔汹涌淮水,就见北岸百余艘舟船前后相连,千余人在岸上生火烹煮菜汤。

这段时间,宿夜休息时彼此相距十余里,对方贴着北岸逆流行船,也在北岸就近宿营,己方则在南岸,少有交流。

彼此相隔不通言语,也能感受到北岸的窘迫。

宣良顾虑颇多,担忧说:“过芍陂入颖水后,恐难补给。”

“是啊,不能假借白鹅贼名号做事了。”

黑熊接过长竹片,审视上面的数据,主要的锦绣、黄金数额没有变化,但粮食相关只够抵达许都。

如果在许都得不到粮食补给,那船上这么多人就得捕鱼、挖野菜过日子了。

二月底出逃,粮食种在了地里,手里存粮很少;也就最初有船的那些人还能带些粮食,后面入伙的贫民若是有粮食,又怎么肯轻易背井离乡?

所以几天前对方就绝粮了,靠挖野菜、捕获鱼虾螃蟹勉强糊口。

就连划船的效率也跟着下降了,好在他们已经抵达寿春,沿着淝水而下,自能抵达扬州治所合肥。

甚至不需要去合肥,就在寿春投效,也能得到口粮接济。

此刻相隔遥远,也能感觉到北岸的欢欣气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