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7 章 宫廷岁月087(4 / 5)

加入书签

“心意么?”郭敞目光沉沉地看了方采薇一眼。

对于‘心意’这个说法,郭敞算半信半不信吧。他正当春秋鼎盛,生的俊美,更重要的是,他是皇帝,这足够后宫女子一颗真心托付了。所以很多后妃说‘心意’,郭敞是相信的,他信她们对他有真心。

但他又十分清楚,这些心意从来没有那么纯粹真挚,甚至整个表达心意的过程也可以是一场表演、一次欺骗——这当然不妨碍这心意是真的。

以郭敞的眼力当然看得出来方采薇从头到尾的设计与表演,这里面固然没有不好的意思,但确实也没有她自己说的那么淡泊名利、情真意切...如果真是一无所求,方采薇就不该在他面前了。

方采薇有一个她自己都下意识忽略的问题:从她入宫,就充满了野心与算计,于是之后种种,也就无法单纯了。

都是研究金石之学的,这些文献倒背如流没问题。之所以熟悉这些,还是没能得出镇圭就是玉琮的结论,这不是傻,而是知识的融会贯通本来就有一定障碍。别说是这样复杂的‘新发现’了,就是现代人学外语,外语单词翻译成中文没问题,也不代表同样的词,从中文换成外语单词就行了。

这有点儿像是在做连线题,连的顺利自然没问题。但如果中间就是卡住了,连不上,也不是奇怪的事儿。

郭敞很高兴确定方采薇献上来的古玉就是玉琮,而且根据大臣们说的,这么大的玉琮,只能是古时天子用来祭祀的——虽然这肯定不如传国玉玺来的厉害,能够佐证郭家得天下的正统性,但多少是个‘祥瑞’呢。

而且是实实在在的,而不是什么白鹿、灵芝等大家说是祥瑞,才真是祥瑞的东西,玉琮可是有《周礼》做背书的——关于什么是祥瑞,确实是有相关标准的,历朝历代细则都不同,但非要说的话,也是人规定的。

人自己规定的,一开始还好,后来大家看穿了,信的人也就少了。

这倒不是说这样一定不行,郭敞也不是在意这种事的人,非要自己的后宫都是单纯的像是白月光一样的女子,对他也毫无算计。只不过,既然是有所算计、充满野心的,再要表现得纯粹天真,人淡如菊,就有些过头了。

特别是方采薇这次,以郭敞对她的了解,她哪里是能知道‘玉琮’的...方采薇虽不是文盲(那三年记忆馈赠之一),但确实不能说‘饱读诗书’,研究金石之学就更谈不上了。这次突然就言之凿凿拿出了玉琮,必然是有一番谋划的,就是不知道谁教了她这个。

郭敞并没有因为看穿了方采薇就拆穿,其实他身边最多的就是这样的人,明明有所求,却不能坦然面对这一点,非要‘高风亮节’。面对这种人,郭敞算是比较配合,大多数时候都会故作不知...不聋不哑,不做家翁。真要事事较劲,求一个‘真’,他这个皇帝也要做的难受了。

郭敞对那些虚无缥缈的祥瑞兴趣不大,也不是真的迷信这玉琮,但玉琮作为有利于提高‘向心力’的道具,还是很有价值的。

所以得了玉琮的他是真高兴,而且他也不会忘了这玉琮是谁献上来的。

有功则赏,有过必罚,这是一个皇帝最应该做好的事。这方面从来做得很好的郭敞便问方采薇:“献玉琮这事儿,你也是立了大功的,可有什么想要的赏赐?只管说来。”

想要的东西?那方采薇想要的东西可太多了。但她很清楚,这不是现在能说的

,便只是不功不过地道:“回禀官家,臣妾献玉琮本没有邀功的意思。一则既然知道了这是什么,便不好自己收着,当不知道。一则,这也是臣妾对官家的心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科幻灵异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