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整训兵马(1 / 4)

加入书签

熊廷弼调查完这一情况之后,立刻做出改变,把士兵们的军饷提到了一两五钱,每人一年18两左右。

在此时的辽东,这已经是相当的难得了。

陆诚身为千户,名下兵马满编可以有一千二百人,每个月要消耗粮饷1800两。

当然,以如今大明的情况,根本不可能长期保证辽东将士们的军饷,陆诚也没指望依靠朝廷。

不过,现在这些还不用陆诚操心。

在沈阳军民撤往辽阳之时,熊廷弼又趁机清理了一番李家的旧部党羽,并任命援辽总兵柴国柱,与辽东总兵贺世贤、李怀信等三位总兵官,负责统管辽阳附近的兵马,并组织防御。

同时,熊廷弼也深入基层,详细了解了辽东军民的情况,并把辽东缺少钱粮的情况汇报给朝廷,一再请求朝廷给辽东派发粮草、军备物资。

如今建奴的威胁正是最严重的时候,一旦辽东失守,让建奴跨过了山海关,就会直接威胁到京都城。

故而,万历皇帝对熊廷弼几乎是有求必应,立刻增加税收,调拨粮饷、火药等,支援辽东。

在大明刚刚建立之时,主要推行的还是卫所制,辅以大规模的军屯。卫所兵都是军户,他们平时耕作,战时出征,耕战结合,既解决了打仗问题,也解决了军饷问题。

陆诚最关心的,还是尽快完成兵马的整顿、整训,形成战斗力。

可即便是在明朝初年,卫所兵也很难通过耕种,实现自给自足。到了后面,卫所制逐渐崩坏,卫所兵逐渐连自己和家人都养活不了,还要上前线打仗玩儿命,军户们看不到出头之日,都开始逃跑。

在这种情况下,募兵制又逐渐被提了起来。

明英宗年间,招募一名士兵,每个月需要二两的军饷外加两匹布,还需要五两银子的安家费。

到了万历年间,招募一名士兵需要三两银子的安家费,每个月的军饷是一两二钱。

但实际上,这一两二钱的银子,也很难落到士兵们手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科幻灵异相关阅读: